







谈妥了是1200多元的搬家费,等东西搬到新地点后,搬家费却坐地涨到了18000元,而且,这么离谱的要价还理直气壮,还扬言即便报警也不怕。这是北京消费者吴女士搬家的遭遇。随后她把搬家经过和经受的恐惧发到了微博上,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和关注。
伴随着需求的日益增多,当下搬家市场发展迅猛,不少公司从传统的线下走到了线上。然而,互联网并没有成为行业发展的顺风车,却成为了滋生乱象的温床。在网上随便一搜,不是“天价搬家费”,就是“分享血泪史”,甚至于有的顾客的家当被拖走。良莠不齐的搬家市场让不少消费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据了解,由于搬家行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为了在竞争中立足,大多搬家公司靠打价格战等恶意手段维持生存,海量的夫妻式经营、作坊式经营直接拉动行业冰点,引发非正当恶性竞争。为了利益,他们不仅山寨横行、巧立名目、坐地起价,更有甚者对消费者进行人身攻击。久而久之,种种无下限行为使得整个行业都深受其扰,对于正规搬家公司来说,也受到重大冲击引发业务下降。
损毁不赔、态度蛮横、投诉无门、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鱼龙混杂……整个搬家市场可谓乱象横生。这种情况下,该如何破解困境?
笔者认为,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搬家服务经营行为的监管,实施部门联动,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违反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相关行业标准、行业法规的制定也应跟上,使管理部门执法时于法有据,消费者维权时有法可依。
消费者要谨防“平台陷阱”,不要盲目拨打网络平台上查找到的搬家公司电话,建议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正规渠道查询搬家企业的资质、信用情况和联系方式;谨防“低价陷阱”,不要轻信搬家公司口头承诺的服务价格,要综合考虑价格、服务、企业资质等多方面因素;谨防“服务陷阱”,提前与搬家公司说清楚服务需求,并保留好凭证。若遇到服务人员野蛮装卸、坐地起价等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要及时向商务、市场监管、消协或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网络平台作为搜索服务的提供者,必须进一步完善运营模式和评价体系,履行审查监督的职责,为公共利益开辟良好的道路。只有置身于严格的监督和广泛的监督之中,才能避开搬家公司的“劣币驱除良币”,在保障利益的同时,还能维持行业的健康发展。(文/郑惠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天殇团队QQ:646004